2024年10月广东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真题和答案参考

编辑整理:广东自考网   发布于:2024-10-30 11:21:56 点击: 次 

2024年10月广东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真题和答案参考


(PS:网友回忆,欢迎纠错,答案仅供参考)


1下列属于孤立语的是(汉语)

2.声音所指的意义成分(所指)

3.汉语外来词的是(吉普)

4、思维决定语言的代表人物(维果茨基)

5.本是(指事字)

6.6月到一岁(咿呀学语阶段)

7.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8.部人(谦称)

9.语言有关的脑半区(左半区)

10.孩童学习的双词句阶段代表孩童已经拥有了(语法功能)

11.布洛卡失语症(听懂不能说)

12.葡萄、石榴、菠萝来自(西域)

13.通知是书面语中的(应用体)

14.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最迟(12-13 岁)

15.幼儿掌握母语过程(语言获得)

16.古印度文字(梵文)

17.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

18.让计算机听懂人话(语音识别)

19.鲁迅写作文体(白话文小说)

20.秦始皇 赢政 正月(避讳)


名词解释 4分


21.多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关联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


22.综合性语言:一般来说,主要使用形态变化,词的轻重音等综合性语法手段的语言,如俄语,德语叫做综合性语言,这些语言词法范畴的内容比较丰富,或者是用词法范畴覆盖了在另一些语言中属于句法范畴的意义


23.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指在言语交际中,为确保交谈双方相互配合而遵守的语用规则。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1)质量准则: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和无根据的话。(2)数量准则:提供的信息要适量,不多也不少。(3)相关准则:要说跟话题有关的话,不说无关的话。(4)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了,简洁有条理且无歧义。


24.声符:声符就是跟文字所代表的声音有联系的字符。


分析题 7分


25.分析下列语的类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定心丸 卧薪尝胆 清官难断家务事 开夜车 高考 弄巧成拙


答案参考:


这些词语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1. 国家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中国正式的国家名称,属于专有名词。


2. 成语:

   - 卧薪尝胆:这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也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家庭内部的纠纷外人很难判断谁是谁非。


3. 俗语:

   - 开夜车: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象地表示晚上熬夜工作或学习。


4. 现代汉语常用词汇:

   - 定心丸: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比喻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事物。

   - 高考:指中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


5. 成语(或俗语):

   - 弄巧成拙:这个词语可以视为成语或俗语,意思是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反而坏了事。


26.层次分析法 分析:我爸爸爱打篮球


答案参考:


1. 句子:整个句子是一个独立的陈述句。

   - “我爸爸” 是主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

   - “爱” 是谓语,表示动作。

   - “打篮球” 是宾语,表示动作的接受者。


2. 主语:“我爸爸”

   - “我” 是定语,修饰“爸爸”。

   - “爸爸” 是主语的中心语,表示整个主语所指的人。


3. 谓语:“爱”

   - 单独的动词,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4. 宾语:“打篮球”

   - “打” 是动词,表示动作。

   - “篮球” 是宾语的中心语,表示动作的对象。


综上所述,句子“我爸爸爱打篮球”的层次分析如下:

- 句子

  - 主语:我爸爸(我 + 爸爸)

  - 谓语:爱

  - 宾语:打篮球(打 + 篮球)


简答题 10分


27.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的区别


答案参考:


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是反义词的两种不同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词义的对立程度和使用语境。


1. 绝对反义词:

   - 也称为互补反义词,这类反义词的两个词义是完全对立的,没有中间状态,它们通常用于描述具有明显二元对立的概念。

   - 绝对反义词的两个词通常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例如,“生”和“死”就是一对绝对反义词,一个生物不能同时处于既生又死的状态。

   - 例子还包括“真”与“假”、“开”与“关”、“上”与“下”等。


2. 相对反义词:

   - 相对反义词的两个词义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一个连续的语义范围,而不是绝对的对立。

   - 相对反义词的两个词可以同时为真,也可以同时为假,它们通常表示程度上的不同。例如,“快”和“慢”是相对反义词,因为一个物体可以同时既不快也不慢,或者既快又慢,这取决于比较的参照物。

   - 例子还包括“大”与“小”、“热”与“冷”、“多”与“少”等。


总结来说,绝对反义词表示的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概念,没有中间状态;而相对反义词表示的是程度上的对立,存在中间状态。在使用时,绝对反义词通常用于描述明确的、非此即彼的情况,而相对反义词则用于描述具有一定程度差异的情况。


28.语言转用结果的社会方面原因


答案参考:


语言转用结果的社会方面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语言政策、社会经济因素、文化认同、教育体系等。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社会方面原因:


1. 语言政策:语言政策是国家或地区对语言使用的规范和推广,它直接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和转用。例如,一些国家可能将特定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这会导致其他语言的使用减少,甚至转用。语言政策通过影响个体对官方语言的接触以及个体第一语言与官方语言之间的差异(语言距离),进而影响个体的教育、健康、职业与财富等方面。


2. 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往往促使人们转用更具经济价值的语言,以便更好地融入经济活动和社会交流。语言的经济价值通常与其在教育、媒体、科技和商业中的使用频率和范围有关。


3. 文化认同:语言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在多民族、多语言的社会中,个体可能会因为寻求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文化融合而转用其他语言。语言转用有时也是文化变迁和身份重构的结果。


4. 教育体系:教育体系中的语言使用对语言转用有显著影响。如果教育体系使用的语言与学生的第一语言不同,学生可能会逐渐转用教育体系中的语言,尤其是在教育对个人社会流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情况下。


5.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和流动也会导致语言转用。迁移到新地区的人们可能会转用主流语言,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和经济生活。


6. 语言态度和社会评估:社会对不同语言的评价和态度也会影响语言转用。如果某种语言被认为是更有地位或更有价值,人们可能会倾向于学习和使用这种语言。


7. 语言接触和借用: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可能导致语言借用和最终的转用。语言接触带来的变化可能是词汇、语音、语法结构等方面的,这种变化可能是渐进的,也可能是系统性的。


8. 政治因素:政治关系和政策也会影响语言的使用和转用。例如,政治联盟、政权更迭或政治宣传可能会促进或抑制某些语言的使用。


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语言转用的结果。语言转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综合考虑多种社会因素。


论述题 15分


29.句法手段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案参考:


句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主要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席、句调。

(1)虚词: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凡是没有语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就是虚词。例:我的老师、我和老师虚词“的”表示所属关系,“和”表示并列关系。(2)语类选择: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例:读书一好书 读书是动宾结构,好书是定中结构 洗衣服一洗干净 洗衣服是动宾结构,洗干净是述补结构(3)语序: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如果词与词的关系主要靠形态变化表示,语序所起的作用就小;如果缺少形态变化,语序的作用就大些。例:天气好好天气天气好是陈述结构,好天气是定中结构。(4)句调: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陈述句和祈使句用低调或降调,疑问句用高调或升调。例:他去?(高调)你去!(低调)


30,声位归纳的基本原则


答案参考:


1、区别性原则:音位的基本特性在于它的区别性。也就是说,在语言中,不同的音素能够区分不同的意义。比如在英语中,t和d是两个不同的音素,它们在单词中表示不同的意义。


2、任意性原则:音位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位与意义的联系也是社会约定的。比如在汉语中,普通话的a表示啊这个音,这种联系并不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而是由社会习惯决定的。


3、互补性原则:在语言中,不同的音素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也就是说,某些音素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出现,而不能在其他环境中出现。比如在英语中,t和p是互补的,一个出现在词首,一个出现在词尾。


4、语音相似性原则:在归纳音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语音相似的音素归为一类。比如在汉语中,g和k两个音素在发音上很相似,它们都属于同一个音位。

本文标签: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szkw.com

本文地址:http://www.gdszkw.com/yuyanxuegailun/53618.html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暂无


《广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广东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