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编辑整理:广东自考网   发布于:2019-12-03 17:00:06 点击: 次 

全国2012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     )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2.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     )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

3.  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     )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4.  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     

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5.  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6. 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7. 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

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

8.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理论—实践—理论                              D.实践—认识—实践

9. 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

A.形象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抽象性

1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                              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

11.生产方式包括(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

12.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

A.教育                                                   B.管理 

C.生产资料                                            D.自然科学

1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

A.渔猎社会                                            B.封建社会

C.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

14.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性的矛盾

16.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     )

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                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                       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

18.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     )

A.利己主义                                            B.拜金主义

C.自由主义                                            D.享乐主义

19.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运输阶段

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

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C.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 

2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     )

A.c+v+m                                                B.c+v

C.v+m                                                    D.c+m

22.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     )

A.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B.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

C.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D.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

23.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     )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工会

24.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     )

A.垄断价格                                            B.个人联合

C.参与制                                                D.资本输出

2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

2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

A.混合联合公司                                     B.跨国公司

C.托拉斯                                                D.国际垄断联盟

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                    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                    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

29.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C.政治体制不同                                     D.意识形态不同

3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                           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

A.细胞学说                                            B.狭义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理在事先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3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35.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

A.军队和政府机关                                  B.哲学和政治思想

C.数学和思维科学                                  D.道德和法律思想

36.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           )

A.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实行等价交换

C.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D.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37.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复苏阶段的特点有(           )

A.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倒闭停止             B.生产逐渐回升,企业利润增加

C.就业日益增多,信贷逐渐活跃             D.生产消费两旺,社会经济繁荣

38.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有(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国民经济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             D.资本输出

40.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

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

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42.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与后果。 

44.简述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 

4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你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4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 

(自考真题暂不提供答案)

本文标签:历年真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szkw.com

本文地址:http://www.gdszkw.com/mkszyylgl/29026.html





《广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广东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