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外国文学史笔记(7)(04-3-21)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1)形成时间不同,公元前三千年前后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代埃及文学,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产生了古代巴比伦文学。公元前两千年前后在恒河流域产生印度文学,在黄河长江流域产生了中国文学。在地中海和约旦河之间产生了古代希伯来文学
2)形成的多源性,由于西方民族融合明显文化同源,以一贯之。而东方民族移动性不大,融合不明显,所以形成不同的文化圈。
形成三个文化圈:以中国为中心的朝鲜、日本、越南、东亚文化圈以印度为中心的包括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的南亚、东南亚文化圈还有中东文化圈,包括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3)由于语言的差异性不同,如东方的汉藏语系、日本的假名、朝鲜的谚文等,故形成不同的文学
4)宗教信仰不同,文学的产生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印度受婆罗门教和佛教影响很深、古代希伯文学与犹太教有直接的关系。
5)与人民中头创作有紧密的联系。是在人民口头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成就:A埃及文学
1、诗歌:古埃及诗歌包括劳动歌谣、赞颂诗、宗教诗和民间情歌等,其中劳动歌谣和宗教诗集《亡灵书》比较有代表性。
2、故事代表性的一篇是《昂普。瓦塔两兄弟》
B、巴比伦文学巴比伦文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它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苏美尔和阿卡德时期。在继承其传统的基础上,巴比伦文学又有所创造和发展,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古代巴比伦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它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史诗,形成于公元前3000多年,最后成书于1000多年。
C、印度文学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印度的古典文学一般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0世纪以前)、史诗时期(约公元前10世纪至1世纪)、古典梵语文学时期(约公元1世纪至12世纪)。其中公元5世纪以后的文学应列入中古文学中。在古代印度文学中,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有诗歌总集、史诗、寓言、故事和戏剧等,而印席古典文学的最伟大代表是诗人与剧作家迦梨陀娑。
1、《吠陀》《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包括从原始公社制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的作品。它共有四种本集,即《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和《耶柔吠陀》,其中以《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的文学成就最高。
《吠陀》被婆罗门教视为圣典,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在古代印度文学发展中却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印度文学最初的源头,对后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史诗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们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学成就。
3、《五卷书》在古代印度产生了不少寓言故事集。代表性的作品有《本生经》、《百喻经》、《故事海》和《五卷书》等。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五卷书》。
4、戏剧作家首陀罗迦的戏剧代表作《小泥车》。
D、古代希伯来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着特殊的地位。希伯来文学总集《旧约》不仅内容丰富,充实,在艺术上也是脍炙人口的。
古代亚非文学以其较高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的艺术宝库,也为中古亚非文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十九、希伯来文化对欧洲文学影响。简答P896《旧约》被翻译成希腊文并成为基督教《圣经》的组成部分之后,和《新约》一起,对欧洲的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欧洲文学的书面源流之一。从文学上来讲,《圣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旧约》以及《新约》的宗教思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仅成为在欧洲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且成为欧洲文学的一大特点:欧洲中世纪文学一直被教会所控制,中世纪以后直到今天,许多作家的作品仍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或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欧洲文学的主题多数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内容多为人与上帝、罪与罚、人与命运抗争等。
其次,《旧约》中,特别是《新约》中的“平等互助”、“爱人如己”、同情弱者的思想,对欧洲许多作家的创作倾向都产生了影响,体现了早期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形成。
再次,《旧约》和《新约》中的不少作品
[1]
以上就是关于《2007年度外国文学史笔记(7)(04-3-21)》的全部内容,如需了解更多学历提升、自考报名报考时间、自考报名流程、自考院校和专业查询、开考时间安排、自考课程、自考教材购买等的相关问题,可随时添加广东自考网《专业老师微信》进行在线沟通了解哦~
《广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