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自考“犯罪学(一)”试题

编辑整理:广东自考网   发布于:2018-05-24 06:23:11 点击: 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广义犯罪学和狭义犯罪学之争实质上是犯罪学()

A.研究方法之争B.研究目的之争

C.研究对象范围之争D.研究手段和形式之争

2.对犯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成体系的学科,犯罪学的历史有()

A.200余年B.100余年

C.50余年D.20余年

3.借助医学、精神病学、生物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科学诊断、检测手段,获取特定研究对象的生理、病理指标,揭示其与犯罪之关系的方法是()

A.临床诊断法B.观察法

C.访谈法D.文献法

4.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人是()

A.洛克B.菲利

C.贝卡利亚D.萨瑟兰

5.特定时空条件下犯罪现象的特殊性称为()

A.犯罪现象的属性B.犯罪规律

C.犯罪的基本状况D.犯罪特点

6.加罗法洛在犯罪的分类中提出的概念是()

A.自然犯罪B.未cheng年人犯罪

C.女性犯罪D.暴力犯罪

7.菲利在《犯罪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

A.改造自然的主张B.改变人的观念的主张

C.改良社会的主张D.改变时空条件的主张

8.目前,世界各国犯罪的高发年龄期为()

A.儿童期B.青少年期

C.中年期D.老年期

9.特定的社会变迁与经济进程对不同制度国家的犯罪现象()

A.没有影响B.起抑制作用

C.起决定作用D.发生相同或相似的影响作用

10.要有效的发挥思想文化在抑制犯罪动机中的作用,就必须()

A.引导亚文化B.遏制亚文化

C.消灭亚文化D.发展亚文化

11.改革开放后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犯罪地域分布出现的新态势是()

A.向北部倾斜B.向西部倾斜

C.向东南部倾斜D.向中部倾斜

12.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犯罪统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A.立案不实B.统计制度不完善

C.指标体系不完整D.计算方法有误

13.决定犯罪存在状况的因素是()

A.地理因素B.个体因素

C.社会因素D.气候因素

14.在“十年动乱”时期,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

A.性犯罪突出

B.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突出

C.经济犯罪突出

D.腐败现象突出

15.建国初期,我国基本禁绝了()

A.暴力犯罪B.卖淫嫖娼现象

C.青少年犯罪D.女性犯罪

16.我国改革开放后,严峻的犯罪形势体现在()

A.旧势力的疯狂反扑B.老年人犯罪突出

C.女性犯罪突出D.暴力犯罪向严重化发展

17.公安部门对盗窃案件的立案标准的第一次修改是()

A.1980年B.1984年

C.1991年D.1994年

18.早期的遗传生物学理论观点是()

A.体格性格分型说B.染色体异常说

C.隔世遗传说D.内分泌腺功能失调说

19.历史唯物主义的犯罪根源观认为,犯罪是()

A.人体结构异常的产物B.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物

C.生物遗传的产物D.违犯神意的产物

20.城乡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多元化,使有组织的()

A.社会控制效能被削弱B.自然监督效能弱化

C.生理控制机制被破坏D.心理防范意识增强

21.一个人在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中所表现的某些关于强度、灵活性和敏感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被称为()

A.性格B.气质

C.能力D.情绪

22.在一定条件下,犯罪率与受教育程度()

A.成正比B.成反比

C.成定比D.不成比例

23.据统计,精神障碍者实施最多的犯罪种类是()

A.偷盗行为B.抢劫行为

C.暴力行为D.诈骗行为

24.下列诸项中属于被害的诱发性因素是()

A.言语过失B.易被害的职业

C.缺乏安全意识D.居住犯罪高发区

25.犯罪学把那些已经步入或正在步入被害情境的人称为()

A.有责任的被害人B.无责任的被害人

C.既然被害人D.状态性的被害人

26.采用物质装置所进行的犯罪预防是()

A.条件预防B.人防

C.物防D.技防

27.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社会帮教骨干力量的是()

A.居委会、村委会的治保人员

B.管段民警

C.原改造单位民警

D.帮教对象的朋友

28.犯罪防控系统中,最为积极的防控措施是()

A.第一个层面的措施B.第二个层面的措施

C.第三个层面的措施D.第四个层面的措施

29.下列有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A.它是一个人民群众的自治组织

B.《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对其工作进行了规定

C.其调解活动受国家指导管理

D.其委员任期五年,不得连选连任

30.从新中国犯罪发展的过程看,犯罪的大幅度起伏与()

A.自然环境的变迁紧密联系

B.自然气候的变化紧密联系

C.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紧密联系

D.人体的生理变化紧密联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德国犯罪学家阿沙芬堡将犯罪人分为七类,其中包括( )

A.天生犯罪人B.过失犯罪人

C.累犯D.预谋犯罪人

E.职业犯罪人

32.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犯罪有影响的因素有( )

A.学校风气B.学生在校学习时的学习成绩

C.学生在校时的学习态度D.学校是否重视全面教育

E.学校教育方法是否得当

33.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 )

A.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冲突B.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C.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D.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冲突

E.正教和邪教的冲突

34.提高刑罚确定性的途径有( )

A.减少发案率B.提高破案率

C.公正执法D.科学立法

E.科技强警

35.社区的功能有( )

A.经济功能B.社会化功能

C.社会控制功能D.社会福利保障功能

E.社会文化活动功能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犯罪消长律

37.犯罪暗数

38.模仿论

39.犯罪的时空条件

40.犯罪后预防

41.比较分析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犯罪的相对性。

43.为什么说不良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个体犯罪的主要心理因素?

44.简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体制。

45.简述现代犯罪预防理论的三大支柱。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

46.试论影响犯罪的家庭因素及其预防。

47.试论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本文标签:历年真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szkw.com

本文地址:http://www.gdszkw.com/lnzt/11617.html

点击查看全部真题 >>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广东省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全部内容

二维码以过期,请重新刷新




《广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广东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