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选考科心理学(一)资料三

编辑整理:广东自考网   发布于:2018-05-23 12:28:50 点击: 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是人们从内部,外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根据信息的来源分:1.远距感觉:听,视觉。2.近距离感觉:味,嗅,皮肤觉(触,温度,痛觉)3.内部感觉:机体觉(内部器官所处状态,饥,渴,胃疼),肌动觉(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平衡觉(由位于内耳的感受器传达有关身体平衡和旋转的信息)。

  二、感觉生理机制:1.收集信息(辅助组织:水晶体,耳廓)2.转换:把信息能量转换成神经冲动,是产生感觉的关键。其机构称感受器(耳,眼睛)3.传往大脑,进行选择加工。4.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加工成最终的人所体验到的感觉。

  感觉总是由外界物理量引起。物理量的存在及它的变化是感觉产生和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

  三、心理量与物理里之间关系是用感受性大小说明的。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用来表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感觉阈限: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个临界值。是人感到某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1.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阈限越低,感受越强,反比。

  2.差别感觉阈限: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

  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经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由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刺激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

  最小可觉差:(jnd)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

  费希纳定律:1860,德,费希纳对韦伯定律作了进一步发展。由刺激引起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当知觉以算术级数(1-2-3)增长时,刺激能量以几何级数(1-4-9)增长,知觉与刺激强度之间在数量上是一种对数关系。

  五、视觉:作为人类视觉刺激的只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称可见光。波长400-750毫微米。

  基本的视觉现象:

  1.视觉适应:不同感光细胞起作用的结果。适应:在刺激物持续作用,感受性发生变化。

  明适应:光适应,由暗处到亮处,眼适应过程,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

  暗适应:从亮到暗,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棒体细胞功能,视紫红质的恢复。)(漂白过程产生明适应,还原产生暗适应)

  2.色觉:在一定强度下,一种波长的光引起一种特定的颜色感觉。

  颜色感觉(属性):①色调:颜色基本特征或表现。红,绿。②饱和度:与光的强度有关。色纯。③亮度: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

  视觉机制:

  1.光线通过角膜进入瞳孔调节使适量光线进入水晶体,经过眼肌调节曲度变化,适量光线聚集在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上成像了。

  2.光能向神经活动的转换在网膜上实现,网膜是真正的感光机构。主要由①锥体细胞:集中在网膜中心(中央窝或黄斑)的一点上。专门反应光的波长(颜色),对光的强度反应差。②棒体细胞:离开黄斑向网膜边缘扩展。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不能分辨颜色。

  色觉理论:

  1.三原色说:杨-黑理论,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而产生。

  解释视觉感受器的活动。网膜上三种不同形态的锥体细胞对红,绿,蓝三种原色最敏感。但不能解释视觉现象。

  视觉后像:当光刺激终止对感受器作用后,所引起的视觉并不立即消失,它会出现一个短暂的驻留,称正后像。

  负后像:注视任一颜色后,都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与它相反的颜色出现。这是颜色对比现象。

  2.拮抗理论:黑林,四色说,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有红,绿,黄,蓝。加上黑白共三对,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表现是其中一个停止作用后,另一个激活,具有拮抗作用。

  解释颜色对比现象,解释颜色互补:两种颜色光波混合后出现灰色,这二颜色互补称互补色。在视神经通路中途的神经结细胞发生的。

  六、听觉:由物体振动使周围介质产生周期性的压缩,膨胀的波动。通过空气(多数)传到人耳,产生听觉。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物理性质:

  1.频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次数。人耳接受(20-20000赫兹)低20振动叫次声,高叫超声。

  2.振幅: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振大,声大。

  3.波形:最简单形状是正弦波(得到声音叫纯音)。

  声音的属性(感觉特性):1.音强:声音大小,由物理性振幅(振动大小)决定。

  2.音高:声音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振动次数/每秒)。频率与波长成反比。长波:频率低的音。

  3.音色:混合音的复合程序与组成形式,构成声音的质量特征。是人能区分同一音高的不同声源。

  听觉的适应:适应时间短,恢复快,有选择性。对作用于耳的声音发生适应。

  听觉疲劳:声音长时间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显著降低,恢复慢。

  小部分丧失听觉:音隙。大部分:音岛。完全:失聪。

  声音的混合与掩蔽:1.强度差不大,频率接近,两个声音频率差为频率声音起伏现象叫:拍音。

  2.强度相差大,只能感受其中较强的声音,叫:声音掩蔽。

  掩蔽受频率和强度影响:低-高频率。掩蔽作用大。强度高覆盖频率范围大。

  听觉的机制:外耳廓收集声音,集中传到中耳鼓膜,通过鼓膜振动将声音传到中耳的三块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将振动集中,送到卵圆窗的小薄膜后进入内耳。声波通过蜗牛壳中液体,作用于蜗牛壳内基底膜,基底膜上毛细胞与听神经联系起来将声音传至大脑。毛细胞形态变化神经细胞活动形成可分辨音高、音强的声音听觉。

  听觉理论:

  1.音强:听觉系统对声音强度编码是接线性方式进行。声强大(激起快)

  2.音高:公人音高编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两个理论:

  1.位置学说(行波学说):贝克西,位于基底膜上不同部位的毛细胞,对不同频率发生反应,将信号传给听神经,听神经细胞的激活,人就听到不同高音的声音。但不能解释低频。

  2.频率匹配学说:神经细胞分成组,轮班发射神经冲动,对高频声波识别。也称:排发说。

  总之:神经系统似乎不是只用一种方式对各种频率的声音编码。

  1.对频率最低的声音是激起频率相应的神经细胞来编码。

  2.对从低到中等频率的声音由频率匹配和相应部位的毛细胞共同编码。

  3.高频由激起基底膜特定位的毛细胞进行。

  知觉过程:人们通过感官得到内部、外部环境信息,通过头脑加工(整合、解释)产生事物的整体认识。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感觉的整合—知觉形成

  1.知觉和感觉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离开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即没有感觉、知觉。

  2.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3.人们总是把通过感觉,得到的有关事物的各个属性,整合起来,加以理解。

  4.知觉产生不仅需要具体客观对象,还要借助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可以补偿部分感觉信息的缺乏。

  5.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知觉分类:1.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视、听、触、嗅知觉等。

  2.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①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

  ②时间知觉:解决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③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

  ④社会知觉:关于个体对客观事物社会性特征的知觉。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格式塔原则(知觉组织原则)人能自动地把刺激组成整体,由其本身内在特性决定。

  ①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听觉上,时间接近的声音,易组织在一起。

  ②相似性:凡物理属性(强度,大小,形状,颜色等)相近的物体,易组织在一起。

  ③连续性: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易看一整体。

  ④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轮廓加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圆形。

  ⑤良好图形:简明,对称性的客体易知觉。

  知觉整体性不仅与对象本身的特性有关,还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和主观状态。

  2.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

  选择因素:强度大,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的客体。及简明,对称,规律性的组合规律。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注意选择性的规律,是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

  3.知觉的理解性:需要以过去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

  知觉有初步的概括性。

  4.知觉的恒常性: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

  ①大小恒常性:大小知觉由网像大小与知觉距离二者共同决定的。

  ②形状恒常性: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与距离知觉有关,包含同一物体远端近端之差。

  ③颜色恒常性:不同照明条件下,同一物品反射光变化,但颜色未变。与经验有关,知觉判断与背景有关。

  复杂的知觉及机制:

  一、深度知觉(距离知觉):能使二维的视网像解释为三维世界。产生由一定线索引起。

  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视觉刺激)

  ①大小:在的感觉近。②视野中的高度:远处位高。③遮挡:远物被近物遮挡,部分被遮挡就成一个好的深度线索。

  ④线性透视:两条直线越接近,表示距离越远。⑤纹理变化:近处纹理清楚,远处模糊。

  ⑥光照与阴影:光线多自高处向下照射,阴影与光照的位置为线索。

  2.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

  ①最重要的是来自眼肌的调节和幅合

  调节:眼在注视物体时,为使进眼内的光线聚集在网膜上,调整水晶体曲度的活动。

  幅合:在双眼注视一个物体时,为使网像同时落在两个网膜的中央,两条视线必须向注视点集中,这时操纵眼球的肌肉活动称幅合。

  ②双眼视差:由于两眼位置不同,同一物体投射到两眼的图像是有差异的,距离越远差异越小,是大脑把两个不同的信息结合,起来使人知觉到一个具有深度的立体。

  听觉中也存在,声音进入两耳的时间差。

  二、运动知觉:人在知觉事物时可从运动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有些知觉靠运动获取物体特性。

  1.和深度知觉一样有一将二维的图像向三维经验做解释过程。逼近现象。

  2.一个人在环境中活动时,不仅网膜上的视觉流水样不断移位,同时还伴有前庭与触觉发生。

  三、时间知觉:时间是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时间知觉正是对这一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

  四种形式:

  1.对时间的分辨:按时间顺序把不同活动区分开。2.对时间的确认。3.对持续时间的估量。4.对时间的预测。

  时间知觉的各种线索:

  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太阳月亮,白天黑夜。

  2.有机体各种节律性活动:心跳,饥饿感,睡眠。

  3.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学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3.个体的兴趣和情绪:感兴趣,时间过的快,出现时间低估计,期待时间慢。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完成完整映像的过程。

  作用于人的信息:

  一类:自然界中机械,物理,化学,生物方面各种现象的信息,是非社会性信息。对非社会性信息形成的知觉叫:物知觉。

  二类: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信息。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群体,社会结构,事件。是社会性信息形成的知觉叫: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过程。

  三方面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他人,自我)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社会知觉的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并通过一些介质。不准确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可以预测他人行动,自己先计划。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①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更容易采用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经验会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②人在不断变化,人人之间差异大。

  社会认知:实质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

  两个过程: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会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先前经验会影响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①先前经验可能存在错误或误差。

  ②个体没注意信息中的偏差。少数人或短时间内的行为,不能代表总体。

  ③个体往往抓住那最显著的个案信息,而忽略多人的统计信息。

  2.信息的整合过程:搜集,选择信息后,人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整合方式很独特。

  ①首因和近因效应(美,卢钦斯)

  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大的现象。

  信息重现的顺序会对认知产生影响。近因一般不如首因明显,普遍。

  个性特点也影响首因,近因的发生。心理开放,灵活易受近因影响。心理稳定,受首因影响。

  ②晕轮效应: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标明好,他就被好的光圈笼罩,并赋予一切好的品质。

  戴恩:研究人们对认知对象的外表魅力产生好,坏感后,就会对其它品质或特点进行信息整合,笼罩上好的,坏的晕轮。

  ③社会刻板效应:当人们采用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人,对他进行判断,推测,概括时,就可能出现误差,这就是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有利对某一群人概括,了解。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识偏差,阻碍交往。

  形成原因:

  1.认知者总希望根据较少信息做出全面推论。

  2.每一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因而同一群中个体会有相似。

  3.接触机会的限制,通过间接方式得到信息形成了刻板印象。难改变

  4.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刻板常与人们利益或价值发生关系,还可快速补充社会认知过程的缺失信息。

  5.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作用:帮助人提取信息,加快信息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填补社会认识者所需的信息。

  但:造成社会知觉中的以偏概全,固着反应模式,使社会知觉出现偏差。


以上就是关于《自考选考科心理学(一)资料三》的全部内容,如需了解更多学历提升自考报名报考时间自考报名流程自考院校和专业查询开考时间安排自考课程自考教材购买等的相关问题,可随时添加广东自考网《专业老师微信》进行在线沟通了解哦~

本文标签:串讲笔记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szkw.com

本文地址:http://www.gdszkw.com/jyl177/9037.html



《广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广东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