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学习笔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编辑整理:广东自考网   发布于:2018-05-23 12:28:33 点击: 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一、内容提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我国新闻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学习外国,但不能照搬外国的传播模式。过去照搬前苏联的模式是失败的,现在照搬西方的模式也是错误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关键问题,是实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特殊国情的成功结合。
    遵循这样的原则和方针,建设中的中国新闻事业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具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共同属性和基本特征。要借鉴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有益,但不能私有化,不能“西化”即资本主义化。要吸取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和新闻改革的经验教训,但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确立符合中国实际的传媒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总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的民族特色。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含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目标,是要通过不断深化的新闻改革来实现的。而新闻改革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坚持新闻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安排好新闻改革的进度和力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过程是一个探索过程,新闻改革就是要不断探索和寻求适应经济基础深刻变革的新闻体制和传播模式。在改革中自然要继承中国革命和进步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但更重要的是进行大胆而又谨慎的试验,并且善于总结、探索试验中的实践经验。

二、重要术语

新闻改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目标,是要通过不断深化的新闻改革来实现的。而新闻改革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坚持新闻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安排好新闻改革的进度和力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过程是一个探索过程,新闻改革就是要不断探索和寻求适应经济基础深刻变革的新闻体制和传播模式。

三、重点讲解

1.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含义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的这一观点,不仅是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理论依据,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小平同志的深刻思想告诉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我国新闻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学习外国经验,但不能照搬外国的传播模式,过去照搬前苏联的模式是失败的,现在照搬西方的模式也是错误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关键问题,是实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特殊国情的成功结合。

    遵循这样的原则和方针,建设中的中国新闻事业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具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共同属性和基本特征。要借鉴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有益经验,但不能私有化,不能“西化”即资本主义化。要吸取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和新闻改革的经验教训,但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确立符合中国实际的传媒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总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的民族特色。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含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目标,是要通过不断深化的新闻改革来实现的。而新闻改革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坚持新闻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安排好新闻改革的进度和力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过程是一个探索过程,新闻改革就是要不断探索和寻求适应经济基础深刻变革的新闻体制和传播模式。在改革中自然要继承中国革命和进步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但更重要的是进行大胆而又谨慎的试验,并且善于总结、探索试验中的实践经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进程,同时也是传播技术高度现代化的实现过程。西方发达国家用最新通讯传播技术武装新闻事业,已经实现了传播媒介的高度现代化,壮大了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竞争实力。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在本质上也要靠技术进步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在新闻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上,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绝对不能甘于落后,必须加快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的进度,建设起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效率一流的社会主义传媒群体,形成足以支配社会舆论的竞争实力。
  

2.中国新闻改革经历的三个阶段

    二十余年间,中国的新闻改革大体上走过了如下三个阶段: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深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闻宣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脱离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模桔,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作为宣传重点的历史转变,同时恢复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和新闻文风。

    (2)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开始改革新闻事业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县以上政府建立了新闻出版的行政管理机构。传媒内部开始实行聘任制和竞争上岗等劳动人事管理新措施。新的报业结构已经初步形成,广播电视的传媒结构开始调整。

    (3)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新闻事业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机构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走上了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新闻报刊和电子传媒的结构调整基本完成。二十余年的新闻改革,是肃清“左”的流毒和排除右的干扰,朝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目标胜利前进的过程。

四、难点分析

我国新闻事业已经显示出本土特色

    (1)坚持和发扬中国新闻事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独特优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继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新闻事业的优秀传统,坚持共产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方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坚定地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历史新时期的政治路线,能够自觉抵制“左”的和右的干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保证。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独特优势,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

    (2) 形成了以各级党报和党所领导的其他传媒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种类、多样化的新闻事业结构。新闻事业结构的变化不仅表现在数量种类的增多上,也表现在结构的优化上。结构的优化既表现在党所领导的党报、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主流媒体的壮大上,也表现在传媒的多层次、多种类和多样化上,还表现在功能拓展和作用的增强上。

    (3)既上情下达做党和政府的喉舌,又下情上达做人民的喉舌,坚持向党负责和向人民负责相一致的原则。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人民是它的主人;但它属于人民这一本质属性,要靠工人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失去共产党的领导,新闻事业属于人民的根本性质就会丧失。为了保证新闻事业永远属于人民的根本属性,就必须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原则。为了做到向党负责和向人民负责相一致,很重要的一条是坚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相统一。既及时准确地把党和政府的主张和决策传向广大人民群众,变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又及时全面地把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传向党和政府的领导部门,作为制定和修订的重要依据。新闻事业既做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又做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就会永存属于人民的阶级本色。

    (4)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既满足群众的需求,又引导群众前进。在当代中国,搞社会主义一定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为人民根本利益服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为人民服务是目的和宗旨,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方向和道路,二者是内在一致,相互统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行为宗旨是全』已全意为人民服务,行为方向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需要统一把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贯彻执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同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出版等事业一样,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但是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组成部分,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方针,要坚持满足群众需求和引导群众前进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满足受众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内容不能单调,方式不能生硬,要尽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群众喜闻乐见,但同时又不能迁就群众中的落后情绪,’不能淡化用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提高群众的意识。特别是在国际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极力“西化”和“分化”的复杂环境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放弃社会主义的旗帜,不能减弱引导群众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责任。

    (5)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新闻事业的部分职能和活动实行产业化经营,一定要讲经济效益,通过提高经济收人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开支问题;但新民事业作为舆论工具,一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一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支持新闻传播正常运转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壮大,为了增强传媒的竞争能力和以正确导向支配社会舆论的能力不能本末倒置地把赚钱放在第一位,更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换取经济收入的增长。新闻事业的社会效益是个综合指标,;但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其中的核心要求。如果说新闻事业企业经营的目标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其社会效益目标则集中为正确的舆论导向。传媒经营要进入市场,要追求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它的传播内容和宣传方针不能以市场为取向,不能让报道新闻和引导舆论纳入市场运作。不能味追求卖点,不能市场缺什么就毫不保留地提供什么。市场运作有自发性。需要宏观调控;舆论也有自发性,需要加以引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核心内容,就是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

    (6)提高新闻宣传艺术,坚持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舆论具有自发性。需要讲究宣传艺术,加以正确引导。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实现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艺术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第一,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在日常报道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形成健康的舆论提供科学的思想基础和评价标准,保证社会舆论的政治方向不致发生大的价差。第二,通过报道事实和评价事实,形成反映民意和社会发展的注意中心和舆论话题;一根据改革开放的大局的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有意识地突出一些话题和淡化另一些话题,该热的叫它热起来,该冷的叫它冷下去,使舆论热点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科相一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第三,把握好新闻宣传的力度,控制好热点问题的炒作温度,要热得恰到火候,不能热不够劲儿,也不能热过了头,一切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保持社会的稳定。能够使社会舆论方向正确,冷热适度,就算做到了导向正确。

   (7)讲党性,顾大局,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市场经济的利益多元和国际环境的多变,加大了舆论因导的难度。新闻传播既然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就不能不投入市场上经济利益的竞争。如何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问题;如何把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市场运行机制结合起来,具体地说,如何把新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正确舆论导向统一起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关键问题。既然要把新闻传媒当作企业来经营。其领导人和管理者就应当具有现代企业家驾驭市场的魄力和才能,但新闻传媒作为喉舌,要求它的领导人和管理者讲党性,顾大局,首先要有政治家的头脑和眼界。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并非要新闻从业者统统成为职业政治家,或者把新闻传媒办得满篇政治说教,而是要求传媒的领导人和管理者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洞察力,善于从全局观察局部现象,并能使日常的新闻宣传服从于全党全国的需要。不能因为传媒自身的经济收人而损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因为向钱看而迷失政治方向。一般来说,市场占有率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是能够统一起来的。市场占有率包括传播覆盖率和广告占有额。如前所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是方向正确,二是方法得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都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样的传媒权威性高,吸引力大,其传播覆盖率和广告占有额的提高肯定会与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步实现。

    (8)唱响主旋律,提倡多样性,从传播内容到传播风格都贴近时代、贴近群众。当代这个新闻宣传的主旋律。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果不发生大规模外敌人侵,这一时代的主题不会发生变更。也就是常说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在今后至少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新闻传媒要始终把这一主旋律唱得响亮有力,不能让其他声音盖过去,不能让主旋律受到噪音的干扰。同时,要尽力发挥新闻事业的多样性功能,报道面要广泛,传播内容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传媒唱响主旋律,是向群众需要贴近;主旋律和多样性的和谐统一,是新闻传播趋向优化的重要标志。

   (9)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开展新闻批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就是对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方面给予肯定性的报道占据新闻传播内容的主导地位。积极开展新闻批评,就是通过新闻报道的揭露批评社会生活中消极、腐败的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有以正面宣传为主,才能正确反映社会实际和唱响生旋律,鼓舞群众斗志和有力引导舆论;只有积极开展新闻批评,才能扶正祛邪,弘扬正气,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实行舆论监督。不能报忧不报喜,也不能报喜本报忧;只有全持正面宣传为主;同时又能开展新闻批评,才能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10)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一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方针得以发扬光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并没有过时,只是调整和丰富了贯彻这一方针的真体措施。

  (11)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无论是保证版面和文体,还是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和播报风格,都形成了有别于他国的格调和神韵;为中国受众所喜闻乐见。特别是其中的名牌传媒、名牌栏目和名牌节目,其视听率之高为国外同业钦羡不已。我国新闻事业的本土特色已显示在指导思想。媒体结构、管理体制等宏观环节,并且落实在其微观细节——新闻产品上了。

 


以上就是关于《新闻学概论学习笔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如需了解更多学历提升自考报名报考时间自考报名流程自考院校和专业查询开考时间安排自考课程自考教材购买等的相关问题,可随时添加广东自考网《专业老师微信》进行在线沟通了解哦~

本文标签:串讲笔记新闻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gdszkw.com

本文地址:http://www.gdszkw.com/cj/8553.html



《广东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广东自考-便捷服务